國產芯片的開展歷來惹人重視。
近來,在華為全鏈接 2018 大會上,昇騰 910和昇騰 310 芯片的正式發布更是把華為面向了萬眾評論的焦點。華為手機維修點
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還宣告昇騰 910核算力乃至逾越了谷歌和英偉達,這著實令人驚喜!
那么這兩塊芯片到底有什么過人之處?
據華為徐直軍介紹,昇騰 910 采用7nm工藝,是現在單芯片核算密度最大的芯片,而昇騰 310 芯片的最大功耗僅 8W ,可以說是做到了高效低能耗的極致。這兩款芯片都是“兩棲萬能”:既可以用在云端,又能用在終端,靈敏度十分高。
事實上,華為研制芯片的確有它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。華為觸及的AI事務十分多,比如手機、芯片、媒體、操作系統等等,所以華為就有了豐厚的AI使用場景,這對AI技能使用到實際中去供給了天然的土壤。
不過,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華為做芯片從來都不是一時興起,而是早早就納入了戰略布局之中。早在本年,華為就提出了“達芬奇方案”這項近十年來投資規模最為巨大的新項目,而推出昇騰 910和昇騰 310 芯片也不過是“達芬奇方案”中一個小過程罷了。
從2017年9月份開端,華為就在德國柏林世界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,發布了全球首款內置獨立NPU的智能手機AI核算渠道麒麟970。直到本年8月份,華為又在德國的IFA展上發布了麒麟980,這也是華為第二代具備AI核算模塊NPU的手機終端芯片。
而現在,華為總算推出了云端AI芯片。但華為“達芬奇方案”的視野可不止如此。它的終極目標是打造一套從訓練到使用、從芯片到設備到云端的一致AI底層開發架構,適用于一切職業、一切AI使用,這也跟徐直軍在這次全銜接大會上宣告的AI開展戰略異曲同工。
眾所周知,做芯片一直以來都是“費力不討好”的差事,不只周期長,并且需要投入的本錢十分高,所以長期以來我國芯片工業一直沒有完成對世界巨子的趕超。但在AI芯片面前,無論是誰都處于同一起點,的確是我國彎道超車的好機會,而華為則無疑是我國AI芯片界的重磅玩家之一。
在2019 年,華為還將發布 3 款 AI 芯片,均屬昇騰系列。看來華為離打造出一個AI帝國又近了一步,這關于華為的AI戰略和我國的芯片工業,都不失為一個好消息。